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

田小玲---默默奉献基层岗位32年的内科医生

发布日期:2022-05-24 点击:
A A
打印

田小玲,女,1990年毕业于湖南医药学院(原怀化地区卫校医士26班),1996年考取了湖南医科大学成教学院(现在的湘雅医学院)临床专业。先后在在麻阳锦和镇、麻阳高村镇卫生院任内科医生工作,扎根基层32年。

从小耳濡目染,立志学医治病

现年52岁的田小玲出生于锦和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田世新在当地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十二三岁时田小玲就帮着父亲抓药、熬药,从此开启了她的学医之路。田世新不断给田小玲灌输着他的学医心得和从医之道,教诲她要做一名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正式从医之后,田小玲时刻不忘父亲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任何学习机会她都不会放过,96年通过成人高考考入湘雅医学院深造临床专业,每次省市专家下来讲课,她总是围在讲师前后虚心地问这问那,从没有一丝自以为是的自傲。

在医德方面,教会她最多的还是她的父亲。“我父亲临死的那一天还在给人看病,他自己卧病在床无法行动,他就口念处方,让我帮忙抓药,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幕......”说着说着,田小玲哽咽了。

把患者当亲人,一直任劳任怨

在锦和镇医院工作的时候,整个镇就没有不认识田医生的。梁家村的一位老人至今提起田小玲都难抑激动之情:“要是没有田医生多次上门精心照料,只怕我早已不在这个世上了。”田小玲自己也不记得多少次走乡串户了,被当地的居民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医生”。

2000年调入高村镇医院任内科医生后,田小玲任劳任怨,身体力行,常常“把护士的事也干了”,仿佛一架不知疲倦的“永动机”,俨然成为了同事眼里的“怪人”。

“她啊,几乎从不休息,就是她轮休,她也照常上班。甚至有一次她自己都生病在医院里打吊瓶,却还坚持给病人看病,她患有高血压,有时候我们为了顾及她的身体,都通过罚款的强制手段要求她休息。”副院长滕树丹说起田小玲无奈又心疼。

“田医生人挺好的,几年前我老婆病重住院,无法行动,检查的时候都是她背着我老婆去的,一百三十多斤呐,我现在年纪大了,都背不动,她小小的身板也不知道哪来的劲。”30床的张绍成说着说着,眼睛泛起了泪花:“她就是太有责任心了,一天都要来问好几次,她自己太累了。”

“陪护本来是护士的事情,她一个医生,常常把护士的事也干了。”跟田小玲共事了8年多的护士长张小妹介绍,有时候护士们忙不过来,田小玲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为病人端屎尿都做过。一次一位结核病患者病危,家属来不及护理,田小玲心急如焚,就在病床旁放了一张小椅子,陪伴了患者一天一夜。

“不管是谁,我都会用心对待,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希望每名患者都能好起来。”田小玲是这样说的,她也一直这样做了20多年。

医德高于一切,将信仰传承下去

在田小玲的眼中,她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很普通。但她二十多年“医德高于一切”的坚持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如今的她已经拥有了许多“铁杆粉丝”,很多患者来就诊之前都喜欢打她手机提前预约。和平溪乡的黄泽谦是一名长期伤残病人,每次来就诊,指定只要田小玲。

“她总是为我们考虑,不仅负责任,热心肠,就是开药啊,都尽量给我们减轻负担。”一名“粉丝”至今还记得,田医生曾经给他开过一份8毛钱的治疗感冒的处方。用田小玲的话来说,只要药里的有效剂量达到,能治好患者的病,这样的药就行了,她总是尽量从中挑选较为便宜的药,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花费。

部分病人及家属为了表达对田医生的感谢,自发地给她送大米、油、鸡蛋之类的物品,她从来都是一口回绝。

栗坪乡的向玉义去年为感谢田小玲对他孙女住院期间无微不至的照顾,给她送了一百多斤大米。实在推脱不了后,田小玲就硬塞给了向玉义300元,还请他吃了饭,她说:“作为医务工作者,看到病人与病魔的拔河获得胜利,痛苦的表情被微笑所代替,这是我们最大的满足和喜悦,而不是图他们的回报。”

这就是田小玲,她没有起死回生的法术,没有外面大医院医师“鬼斧神工”般的技艺,她只是在基层医院里默默诠释着当代社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大医之道”,且几十年如一日的平凡“小医”。她说,她希望并鼓励自己的儿孙们继续从医,将这一份传统和信仰传承下去。